时间: 2024-11-21 09:58:41 | 作者: 板栗炒货机
)2月24日,乌鲁木齐市新市路二食堂加工坊后堂,64岁的马彦春又摇了一大盘元宵,他撑了撑膀子说:“这应该够明日最早的一拨顾客购买了。”
1954年建立的乌鲁木齐第二食堂,至今还停留在乌市许多中老年市民的回想中,这也曾是马彦春岳父及大姨姐作业过的当地。2002年乌鲁木齐第二食堂破产,马彦春和妻子林翠娥开了这家二食堂加工坊,以家庭式运营的方法将传统手工食物制造流程与工艺连续了下来。
二食堂加工坊一年四季都出售元宵,逢元宵节迎来了“高光时间”。10天前,店里各类点心和饼干开端减量或许暂停制造,给元宵让路,节前顶峰,日摇元宵半吨左右。
坚持推出新口味,不“啃老”,是这家老店受喜爱的原因之一。“咱们的手工食物走的是传统道路,但不能中止立异,这几年的元宵节,简直每年都在推出新口味,本年推出了核桃馅和黑加仑馅。”2月24日,林翠娥的弟弟林志刚说:“这几年,来买手工元宵的年轻人渐渐的变多。”
做手工元宵是一件流程杂乱又消耗人力的作业,现在市面上的大多数商家都将目光投在了机器制造上。坚持纯手工制造,也是不少老店受粉丝喜爱的主要因素。
“咱们全家都觉得手工元宵好吃又真实,这种传统的老滋味,就得手摇出来的才有魂灵。”28岁的顾客马雯茜说,“平常也会吃袋装汤圆,但元宵节一定会过来买他家的手工元宵。”
开店快20年的林翠娥手头利索,经历比较丰富,手估和秤称差不离。疼爱妻子在前厅站一天腰困腿乏,在后堂叫着“老婆快来帮助”的时分,马彦春其实现已把馅料做得差不多了。
摇元宵之前要先制造馅料块。将拌和好的馅料放进特制的长方形模具,用擀面杖压紧实后切成小方块,天然风干两天后即可运用。
马彦春面前放着两个不锈钢大盆,别离盛着清水和糯米粉。他将馅料块倒进大号笊篱里,蘸水后敏捷倒进糯米粉盆里的筛子快速摇晃,轻裹一层糯米粉后再入水盆。循环往复十余次左右,一颗颗乒乓球巨细的白胖元宵就摇成了。
元宵是摇出来的,汤圆是包出来的,元宵皮没有汤圆的那么润滑,但比汤圆更有嚼劲;煮熟咬开后,天然风干的元宵馅料少了几分流沙质感,多了几分厚实的紧致。
“岁数大了,不服不可。”马彦春端起大号珐琅茶缸,喝了一口又放下,“还得坚持,传统的手工不能随意丢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