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间: 2024-10-14 07:11:23 | 作者: 新闻资讯
在家做元宵外,更多的厦门人也走上街头寻找手艺元宵。记者寻着元宵的击打声,在合群路找到手艺元宵手艺人63岁的陈顺英坐在地上一手按住模具,一手拿着锤子击打。不一会时间,一颗丰满成型的元宵馅就出现在眼前了。
“机器做的汤圆不行甜,仍是要手艺的好。”七十多岁的顾客蔡秀琴说。而陈凤琴是陈顺英30多年的老顾客。由于好古早味,她特意从莲花来这。
甜丝丝的元宵馅是手艺元宵最考究的当地。“曾花几千元买机器,可便是没有手艺做的好吃。”陈顺英至今仍坚持手艺研磨馅料。为此,她特意从惠安定制了脸盆巨细的碾磨石。提早一晚,她会在家中翻炒好花生、芝麻,和着冬瓜糖碾碎成细颗粒,放入白糖进行拌和待用。
做好的元宵馅,随后放进装着糯米粉的大盆子里。陈顺英的亲家曹月文双手拿起大盆,不停地摇晃。一颗颗馅料在盆子中来回翻滚,粘上糯米粉,越滚越大。期间,初见雏形的元宵,需不断捞出沾水,再持续沾粉。如此重复十多次后,就成了一个个元宵。
“元宵将新年面向第二个高潮。”厦门市风俗专家、厦门市风俗学会副会长郭坤聪介绍,阴历十五间隔“破五”(阴历初五),已有10天,所以要庆祝,寄予新年希望安全喜乐。吃元宵是元宵节的重要风俗之一,意味着团圆圆满,驱除欠好的东西。在福建,除了元宵,还有祭祀的米龟和涵义发财的发粿(米糕)。其间,元宵有小、中、大等不同的个头,福州泉州比较大,厦门的则以中等巨细为主。 (文/本报记者兰京图/本报记者林铭鸿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