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间: 2024-11-05 09:24:27 | 作者: 产品展示
21日下午,她生动好动的小外孙爬到后院的土坡上,在竹丛边的杂物堆里翻出一只酥油桶。几年未用布满尘土,酥油桶同竹丛简直混在一同。
酥油是西藏家庭必备的食物,但制造的过程却劳心劳力。假如用旧式的手艺酥油桶,需求先把牛奶倒入酥油桶中,双腿夹紧桶身,两手抓住木柄,使出腰臂甚至全身力气打到桶底,如此捶捣半小时后,比及酥油浮出表层,再抓取出来。
后来,电动酥油机呈现了,并在雪域高原上逐渐遍及。但尼屋乡却迟迟用不上,缘由是缺电。
尼屋乡地处藏东北终年积雪的高山峡谷天险地带,仅靠一条349国道衔接表里,间隔两个最近的县城各有100多公里的险恶山路。
直到1995年,尼屋乡还不能安稳通电。这一年,四川人贾永明来到这儿建造村庄水电站。
贾永明劈石筑渠,吃住都在山上;琼国经常上山背柴,二人就此相识,并终究结为连理。
可是贾永明参建的村庄水电站,功率太小,平常能供给家庭照明、给手机充电,比及水量大时才能够看电视,而电动酥油机则底子用不了。
“一旦上游树枝卡住、结冰冻住,村里就没电了。”尼屋乡忠玉村党支部书记才旺多吉回想,“乡民白日干活,天亮就只能睡觉。”
2021年,尼屋乡接入国网供电,家家户户把冰箱、洗衣机、电暖气用了起来,还新添许多大功率电器。
冬季不必再手洗衣服、家庭娱乐活动晚上能继续……尼屋乡现代化日子的“时刻限制”一去不返了。
对琼国来说,日子中改变极大的便是出产酥油。“用电动酥油机,一桶奶几分钟就能打完,太省劲了!”琼国家的冰箱里现在常备着二十几斤酥油。电动酥油机“上岗”后,酥油桶就搁置了。
“酥油桶就给外孙当个玩具吧。”琼国笑着说,“从手艺酥油桶到电动酥油机,咱们过上了好日子。”